在融通商服陕西军民服务社打造“服务社区、方便市民”精品生活商超的战略布局下,服务社北京生活超市于今年初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这家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精品生活超市,交出了月均客流量3000人次,团购订单金额2月、3月分别环比增长134%和120%的亮眼成绩单,为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精准锁定消费需求
“我们不做‘大而全’,要打造家门口的‘精品补给站’。”超市运营负责人指着货架上整齐码放的800余种商品介绍道。在有限的空间里,让每一寸货架都“会说话”、每一件商品都“有温度”,这家被周边群众亲切称为“口袋超市”的社区商业体,精准锁定“高频刚需+品质升级”消费需求,构建起“生鲜主打+社群团购”的服务消费新模式。
在商品结构优化上,管理团队每月分析消费数据,动态调整商品SKU(最小存货单位),更新引入新品,将正常流转商品动销率控制在70%以上。
上架商品定期更新、及时更换
精益管理锻造品质
翻开商超运营标准手册,这份厚度1厘米的册子列出了230余条量化标准:生鲜食品的单品送货数量与订单误差不超过±5%,速冻商品距离柜口必须大于20厘米,每日对卖场巡查不少于3次……这些标准通过定期巡检机制落地,每位员工在巡检过程中汇总巡检结果和数据并登记台账,形成门店服务“健康日报”。
编码编号、定期巡检、责任到人……超市每一组货架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每一台冷柜都有自己的“体温登记表”,门店的日常管理更加清晰化、标准化、精细化。
采用电子价签优化门店运营管理
精心探索经营新路
“你好,我想订购一筐蓝莓,周五过去取。”下午3点,超市运营负责人的手机响起消息提示音。由服务社北京生活超市牵头组建的“社区团购群”,已整合周边6个小区、3家企业和3家干休所的购物所需,单日最高团购金额已突破7000元。
超市依托社群团购打造“线上下单+线下取货”服务渠道,利用周末促销、走访推广等方式建立起覆盖半径2公里的社区服务网络。工作人员定期在群里发布新品信息,顾客根据需求线上接龙下单,集中统一提货,充分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看得见品质”的线上购物需求。
工作人员运送团购商品
在2月份向周边干休所发放的问卷调查中,北京生活超市取得了满意度99.6%的好成绩。“我们要让社区超市成为服务社品牌拓展的新载体。”超市运营负责人表示。
顾客在服务社北京生活超市购物
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购物场所,升级为周边顾客购物歇脚的“便民驿站”,服务社北京生活超市实现了“小空间大作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的社区商业新模式,为服务社商超业务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