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箱

融通农发
业务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管理 > 融通农发 > 业务动态
融通农发乌鲁木齐区域公司示范田中的“双赢”密码
来源:中国融通集团 日期:2025-05-27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融通农发乌鲁木齐区域公司积极探索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径,因地制宜推广“棉花+孜然”套种试点。通过科学规划与机械化作业的深度融合,在恰斯农场2000亩示范田中上演着一场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双生记”,紫色的棉种与深褐色的孜然籽在地膜上划出经纬交错的线条,开启“一地双收”的增收模式。

麦盖提农场播种机开展田间作业

一地双种 解锁土地“生态密码”

作为国家优质棉基地核心区,麦盖提地区凭借光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为棉花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近年来,乌鲁木齐区域公司持续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秉承稳定种植面积、提升单位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原则,坚持产量产能、数量质量两手抓,积极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与种植专家、经销商、种植户进行多方调研和对比,最终选择了生长周期短、适应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孜然作为套种对象。

棉花和孜然套种幼苗

孜然具有植株矮小、生长周期短、耐干旱、耐盐碱等特点,不与棉花争肥争地,同时具有“喜凉早发”特性,比棉花早出苗10天左右,其“身高”优势可在棉花幼苗期形成低层风障,降低大风、低温等极端天气对棉花的影响。公司试用套种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善土壤质量,抑制作物重茬连作引起的病虫害,将助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孜然幼苗破土而出

一机双播 激活农机“智慧密码”

乌鲁木齐区域公司农机技术团队以精准化、集成化、智能化为突破方向,对传统播种机实施三项革新:导航系统搭载北斗定位模块,实现每公里误差±2厘米的直线精度;改造种箱分仓结构,确保双作物精准播种;升级膜上播种装置,促使滴灌带铺设、覆膜、播种工序同步完成。与传统设备相比,改造后的“10行智能播种机”效率可提升40%,膜面利用率从50%增至80%。

改装后的种箱分仓可实现“一机双播”

走进麦盖提农场的耕种现场,经过改装后的新式播种机正在精准作业,驾驶舱内方向盘自主旋转,划出笔直的播种线。智能化控制系统精准调节播种深度、间距,既提高了作业效率,又降低了人工成本,实现“一机双播”。

一地双收 重塑农业“致富密码”

传统单一种植模式下的棉田每年有近5个月的空闲期,通过套种孜然,棉田空闲期得到有效利用,土地产出大幅提升。公司利用早熟孜然品种“新岳孜然1号”的75天生长期,与棉花4月播种、9月采收的节奏完美错位。当棉苗还在等待6月的地温攀升时,匍匐生长的孜然已进入采收期,腾出的空间恰好让棉花进入快速生长期。这种“接力赛”式的种植模式,让每亩土地的有效利用时间从180天延长至250天,显著增加耕作时长。

技术员向种箱内添加种子

棉花套种孜然的水肥管理与常规种植棉花基本相同,除孜然种子和孜然收获成本外,无需额外投入。通过优化株行距配置,充分利用棉花“宽行距”的闲置空间进行“错位播种”,使孜然植株与棉花根系形成立体分布,避免养分竞争,既保证棉花主作物的生长空间,又充分利用春季光热资源,实现“一亩多产、一地双收”。

下一步,融通农发乌鲁木齐区域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种植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推广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作物产量注入新的活力。

(刘成达)